“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往往需要长期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肝脏代谢变慢,药物在血液中停留时间增加,患上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更高,我们以后看到药物性肝损伤的案例会有所增多,这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小元在会上表示。
“星火计划——药物性肝病规范化诊疗百县行”项目启动仪式
上千种药物均存在药物性肝损伤风险“肝脏是药物代谢的合成场所,也是药物代谢酶最集中的器官,大多数药物的代谢在肝内由P450酶催化。”北京协和医院主任药师、中国药师协会副会长梅丹指出,“当肝脏有疾病的时候,我们临床用药计量一般有调整原则。结合人体和疾病的情况,综合评判用药。”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①。其中如何识别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的药品就成为了临床医生的挑战。“在药物中比较典型的例如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止疼药,很多患者会自行服用,但是往往会忽视其服药总量会带来的肝脏损伤。”梅丹主任表示,这些合理用药的常识,都是需要我们和患者科普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茅益民也强调,患有慢病需长期服药的老年人、儿童、女性、有既往肝病史的人群都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发人群。“女性在某些药物种类上会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肝损伤,而如果病人原来就有慢性的肝病,一旦发生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后,患者6个月中的死亡风险会增加。”提升基层药物性肝损伤诊疗能力“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在三级以下基层医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是高于三甲医院的,其中抗生素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尤其需要注意。”茅益民在会上表示,药物性肝损伤一旦发生,患者的原发疾病治疗就会受到影响,但是目前,公众对于安全用药的意识很薄弱,部分基层医生对于如何识别药物性肝损伤也一知半解,缺乏全面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茅益民
作为本次项目的负责人,茅益民教授强调,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充满了挑战。我们希望通过“星火计划——药物性肝病规范化诊疗百县行”这个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和诊疗能力,然后把相关的疾病知识传递给大众。“同时通过这样的一个项目,我们希望一是要加强基层医生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认知。二是整体提升基层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早期识别、诊断、治疗的能力。三是建立转诊机制,出现严重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这些危重病例,可以及时得到救治。”
首批百县行参与医院名单
参考资料:①于乐成,茅益民,陈成伟.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1):1752-1769.
上一篇: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81.7亿元同比增82.17%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