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沪医疗队来到上海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的第11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杨春芳说,天气真的很热,下午进舱,刚换上防护服就热出了一身汗,防护面屏也模糊了她静静地站一会,调整自己的呼吸,面屏逐渐变透明,然后再次走进方舱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在给一个退烧的7岁小姑娘检查身体时,她带着天真的笑意,向我伸出小手,‘阿姨,我已经好了,谢谢您’,瞬间我的心融化了她清澈的眼神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还有什么更能让我无畏的付出呢杨春芳介绍
离开小姑娘的病床,杨春芳查视了方舱里所有的小朋友,14岁以下总共有24位,不管是情绪还是身体状况都很稳定下午3点多,正是上网课的时间,很多小朋友都认真地伏在床头柜上学习,跟着老师大声地朗读
杨春芳在日记里写道:下班了,走到方舱出口,再回首看了一下,有几个孩子在中间的走道里做游戏,欢快的笑声再次感动了我,我由衷地在心里喊出:宝贝们,加油!
在得知医院要派医生去上海支援抗疫的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陈鸿武在科室群里第一个报了名。同饮一江水,再续战疫情!4月3日,湖北援沪第一批1000余人方舱医疗队和200余人核酸检测队抵达高铁上海虹桥站。。
陈鸿武说,老婆有些抱怨,因为儿子高中关键时期,闺女咳喘半个月了还没好,她工作忙也请不了假科室需要派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人去,每个人家里肯定都有困难,我是老党员,我应该去
陈鸿武介绍,从正式接到通知到出发,不到48小时,但出发前医院还是精心组织了各种防护培训我们医院接管的安徽方舱医院A馆目前收治了660多位患者,有儿童,孕妇也有老人,方舱医院主要是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监测,识别早期高危因素发现有病情进展或者合并有其他病症的患者,需要第一时间识别评估后,及时转到定点医院进一步救治
每次进舱前,陈鸿武和同事们都不敢多喝水他说:偌大的方舱,我需要和团队一起查看近250位患者,和他们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重点患者需要进一步监测生命体征,完成相关检查一个班次下来,早已口干舌燥不停地来回走动,出了多少汗,自己早已感受不到,只是眼镜上越来越重的雾气,常常晃得人眼花有一次,我差点在舱里晕倒,稍作调整,我继续巡视,因为还有A3区的80位病人在等我夜查房
记者了解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由安医大一附院牵头,安徽的18家医院共同组建165名医疗队队员在领队陈明卫的带领下,整建制接管上海崇明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医院安医大一附院方舱院区,累计收治患者632人
安医大一附院援沪医疗队队员韩江英是护理团队的大家长,开舱之前,她就预先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成立了各种特色护理小组,这些为护士们进舱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治患者后,韩江英不断进舱,查找安全隐患和工作不足,联动各部门积极协调,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而自己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的觉
安医大一附院援沪医疗队队员张慧从非典到新冠,这位抗疫了一辈子的呼吸科护士长三次上火线,年近六十岁的她时刻惦记着队员的物资发放和补充,常常忙到深夜,对年轻护士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别急,一开始会有点困难,慢慢就会好的。
正是这些护理老前辈们的负重前行,每次进舱,我内心的恐惧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莫名的安心安医大一附院援沪医疗队队员胡兴说,我们最年轻的队友不过20多岁,但在危难面前,他们咬着牙,用略显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大梁,这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传承
每天,护士都会巡视舱内,主动询问患者需求胡兴所在的队伍中,有很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能充分对接舱内老人,儿童,慢病患者的多样化护理需求医生会为需要的患者开出中药药方,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让越来越多的人早日出舱是医护大白们的最大心愿
令胡兴感动的是,舱内的孩子从几岁到十几岁,住在方舱里乖乖戴着口罩,从来不吵闹,有的孩子之间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把我们自己的苹果和酸奶送给他们,他们则会把自己的画送给我们更多的时候,他们安静地上着网课,写着作业,方舱的孩子没有因为被隔离,而虚度了时光,放弃了学业,这就是我们守护这里的最大理由
上一篇: 该集团已发动居住在封控区管控区的员工组成志愿者抗疫突击队保障居民的用药需求
下一篇: 返回列表